简历(resume或curriculum vitae),顾名思义,就是对个人学历、经历、特长、爱好及其它有关情况所作的简明扼要的书面介绍。简历是有针对性的自我介绍的一种规范化、逻辑化的书面表达。对应聘者来说,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那么,从留学角度,简历是申请者向招生官自我展示的一个最好机会。所以,简历在留学申请中至关重要的一份文书。
那么,留学申请的文书到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就来和大家盘一盘,如何写一份优秀的简历!希望能给准备留学的你带来帮助!
01 充分突出你的优势
简历是个人经历的直观体现,要充分突出学生自身的优势,避开学生的劣势。比如有的学生综合GPA、专业GPA、TOEFL或GRE较高,那么就要在简历里高调地展示,而有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恰恰不占优势,那么自然没有必要写这些了,一来这部分内容会占去简历一些空间,显得简历并不是很简洁;二来成绩不理想,并不能给我们的简历加分。个人的教育经历、论文发表、科研经历、实习工作经历,是简历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应当放在简历的最前半部分,且占整篇简历的60%以上。然而仍有很多学生却将姓名、性别、生日、联系方式等次要信息占掉简历的前30%。
02 尽量扩充与申请相关的经历
当然,学生在大学阶段一定要有意识地为申请做准备,这样才能有丰富的经历。那么,有哪些经历是可以近期扩充的呢?实习经历,利用寒暑假去寻找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公司进行实习,最好能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对专业的认识。尤其是一些对于工作经历比较看重的专业,比如工程管理。而关于实习,一定不要只是简单的标明出在什么时间,我做了什么事情。一定要具体到你负责了哪些部分,通过工作收获了哪些跟申请专业相关的技能。
03 经历少不怕,掌握技巧找到亮点
很多同学问,大学没做过什么事情,简历怎么写?大多数的情况,本科生没有正式论著的发表,又或者可能没有机会参加大型的研究项目或者学术竞赛,只有一些小的课程设计或者实验,那么怎么把这些看似很low的经历写得高大上呢?其实,很多学生在大型的研究项目中只是做一些打杂的工作,比如阅读文献、分析数据等。反而小的课程设计更能体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能体现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所以提示大家,这种情况下就要把课程设计写得尽量专业,尤其是和申请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设计,把步骤、运用的理论、原理和软件等详细罗列,从有限的学业和研究经历中提炼自己的学术能力。
对于跨专业申请,更需要用过简历的主体展示自己的对相关方向的积累和兴趣,这些都是简历中可以修改和提升的空间!
04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又有同学问了,我经历特别多,怎么写?经历多并且杂,很多同学觉得厉害的经历,放到简历上,可能招生官并不care。事实上,比起你参加了什么社团,得了什么奖,招生官更在意的是你有哪些与专业相关的优点。不要把自己觉得可圈可点的经历都堆砌上去,而是要选对申请的专业有用的经历。
那么,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要怎么提炼出最优价值的信息?
知己- 对自身经验有深度、全面且准确的认知和挖掘
知彼- 了解项目录取偏好,理解招生官的侧重点,梳理、提取和撰写相关经历
05 简历格式很重要
有同学直接从百度下载facny的模板一键生成简历,也有为了让简历看上去更有竞争力,用尽吸睛的表达与故事性描述,把一份本应该陈述客观事实、便于阅读、概括个人竞争力的简历,写成了2页冗长的个人故事。
留学申请简历,除非另有说明或者博士、研究类项目申请,否则大多数为一页。基本会包含教育背景、交流交换、实习背景、相关专业经历、研究经历、课外活动经历以及其他技能等等。简历要调整清晰、整齐。简历中经常出现条目之间对不齐的情况。其实word的功能很强大,如果申请者不知道该怎么调整,可以学习word的应用,比如将想要对齐的文本写入表格放入word文档中,再隐藏表格,会使简历看起来非常整齐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