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家长是这么给孩子规划的
来源:网络
作者:
发布者:wangfei
发布日期:
阅读量:
免费留学咨询
德国每年约有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面向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的一部。“双元制”是德国实行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性知识的同时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这就是所谓的双元制职校培训。
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大约2/3的时间是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是在学校进行理论教育,可见企业的技能培训占主体。学生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就业,也可以选择深造。在德国,一般工厂会给学生提供实习工作的同时,也会记录学生的实习课程安排,不同实习阶段的学生上课的内容和课时也不一样,而每个学生都配备了4名左右的“师傅”进行跟踪指导。接受培训的中学生不仅不用支付学费,还能够每个月拿到400欧元左右的补贴,福利可谓相当丰厚。
据了解,经过双元制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获毕业证书有两个作用:一是学徒期满的就业证书,即代表可以自己开业或创业;二是进行职业深造的资格证明,即可进入高等专科或技术大学继续学习。
毕业工资高,能继续读大学
在德国,很多德国大学校园就像一个工厂,每个专业都设置了可供操作和研究的大型设备。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很多精英型人才,专业人才中17%都是工程师。孩子的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可进行实践。据了解,每年高中毕业生直接考大学的比例通常不足二分之一,而其余的人要么进入3年制的高级职业专科学校学习,要么进中级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接受6个月至2年的职业培训,考试合格后再经过一年的见习期,合格后才能成为企业的工人。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德国的教育体系,既能让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提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这种教育体系的特点是纵向可以逐步发展、横向彼此联系沟通。
德国人的观念和中国人不同,德国家长决不会硬逼着子女读高中、上大学,有的家长甚至反过来劝自己的孩子去读职高。
据悉,2019年德国18~20岁的年轻人里有48%通过中学毕业考试,直接进大学的有45%,而读完毕业的只有29%。关于职业的选择也并不是一次定终身。你可以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获得技工证书后,想工作可以工作,想上大学还能上大学。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大学的大门始终是向人们敞开的。但许多人只是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终身不上大学,照样拿高工资,受到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