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联邦制大学建制,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洲首家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并在这些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
香港中文大学由三所中文专上学院(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组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2013年,中大金禧校庆。
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近五百年来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铁律,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中大的出现掀起了香港七十年代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了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作为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唐君毅、牟宗三、林语堂、劳思光、胡秀英、刘殿爵、高锟、杨振宁、莫里斯、饶宗颐、余光中等一大批学术巨匠,培养了以史学家余英时、数学家丘成桐、银行家郑海泉等为代表的各界杰出人才。
地理位置
香港中文大学面临吐露港,依山傍海,树木鸟类繁多,人文气息浓郁,被誉为亚洲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学校位于沙田西北隅,不但兼拥海山胜景,交通也极为便捷,坐火车从九龙到中大只需三十分钟,从罗湖边境则只需二十分钟。校园占地一百三十七点三公顷,是香港最大最秀逸者。中大依山而建,从山顶到山脚,由高至低可分成三层,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处处花木扶疏,中西风格的建筑掩映于其间。中大也是许多鸟兽虫鱼的栖息地,校方也竭力保护校园生态。俯瞰吐露港、远眺八仙岭的中大校园,是山与海的协奏曲,给予诗人灵感,赋诗歌颂它的和谐景致以及当中的翰墨因缘。
中大校园宜漫步宜健行,徜徉于其间,可远观飞鸟,近赏花树。行于校园内的人行步道,如山阴道上行,从大学铁路站起步,以任何一所书院为终点,信步而上,会途经清雅的荷塘、苍郁的老树、翠瓦丹柱的亭台、两侧树木成行的大道、幽静的庭院、芳馨袭人的中药园、著名的雕塑、得奖的建筑,以及其他或人工或天然的景物,使人应接不暇。凡此种种,都令中文大学成为潜心治学、培养德行才干的好地方。
学校特色
中大是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选择一所书院,成为该院的一分子。每所书院都是独树一帜的,有各自的文化,但汇聚在一起,却塑造了中文大学的精神面貌。
书院是和谐融洽的群体,各有宿舍、饭堂及其他设施,并举办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语文、资讯科技和领袖才能训练,还有多种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
书院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学生更可善用奖学金和经济援助计划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