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华教国际!

华教国际

首页

>

欧洲留学

>

语言考试

你的中式德语,德国人听得懂么?

来源:网络 作者: 发布者:wangwenwen 发布日期: 阅读量: 免费留学咨询
    很多德语学习者的发音很难听懂。这是因为德语作为外语课程中的发音练习阶段往往太短。发音培训师丽萨•格贝尔(Lisa Göbel)认为,良好的德语发音不仅对顺利沟通极为关键,同时还有助于形成对德语的认同感。
    格贝尔女士,在不主动练习说的情况下能够学好德语吗?
如果你只想写,那是可以的。可是如果还想能够口头交流,那就必须长时间深入地练习听和说。我经常收到德语学习者的电子邮件,他们虽然写作水平已经达到 C1级,但说话时还有许多语音缺陷。这就导致别人很难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德语中元音的长度非常重要。在我们的语言中,元音相对较多,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给大多数非母语者带来很多困扰。由此也产生了许多误解。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词的重音。如果说话的人重音发错或是太轻,也会让人难以理解。
    您能举例说明吗?
比如“瘫痪”(lahm)和“羊羔”(Lamm),二者的区别对德语母语者来说非常清楚。但是许多德语学习者首先必须听出长、短元音之间的差别,然后再说出来。或是“奶酪”(Käse)一词的重音。重音应该落在第一个音节“KÄse”上,这在德语中非常普遍。“如果有人说“KäSE”,把重音放在第二音节上,那么德国人马上就会想到“大海”(See),于是就会问:“哪个海?”
那么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让人往往难以听懂德语学习者说的话?
爆破音 “p”、“t”和“k”对口头交流和理解来说也非常重要。如果这些音发得不清楚、不用力,那么说出来的话就会含混不清。其中末音清化也很重要。在德语中,位于词尾或音节尾部的浊塞音,即“b”、“d”和“g” 会发成清塞音“ p”、“t”和“ k”。因此,“lieb”的发音是“liep”,而“Wald”说出来像“Walt”,“Weg”发音是“Wek”。
    发音:课堂上讲得少
既然发音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发音练习在德语作为外语课上却被忽视呢?
许多老师都说他们其实是没有时间。人们在设计课程时大多注重语法和词汇。虽然教材中也有发音练习,但在课堂上往往只是一笔带过或是跳过不讲。常见的原因是在德语作为外语专业的教师培训中,语音学讲得很少,因此许多老师自己也知之甚少。
    在德语发音方面,德语学习者觉得特别困难的有哪些地方?
很多人很不习惯必须要张大嘴巴,勤动嘴唇。很多其他的语言都不需要这样做。此外,为了把音节的重音发出来,说话时必须非常用力。相比之下,非重音的音节说起来就显得很轻松。这种对比使德语的音调非常特别。比如俄语和法语听上去就比德语更加富有旋律。如果俄罗斯人或法国人把自己母语的韵律运用在德语上,那么德国人自然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
    发音训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改进德语学习者的沟通能力?
比如说,如果能够发准元音和重音的话,别人就能更好地理解,而且也不会出现别人不断追问的情形了。而后者对学习语言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令人尴尬和紧张的经历。此外,发音训练还会锻炼人的感知能力:学习如何听出区别来,比如元音的长短。这样,学习者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口头德语,比如可以更容易识别“Bahn”和“Bann”或“wen”和“wenn” 之间的差别。此外,如果你清楚了标准德语的发音,那么也会对发音偏差有感觉,从而会更容易理解各种德语方言。
    发音也有助于形成认同感
您在一篇文章中把发音称作是认同感形成的一部分。您指的是什么?
我总是碰到有些学习者在参加强化发音训练时会遇到瓶颈。他们会发现:如果想说好德语,就必须在说话时放弃自己原来的口音和身份认同,然后习惯一种新的说话方式和身份认同。因为人在说话时,身体动作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想说一口纯正的德语,说话时必须绷住劲:嘴唇需要动起来,舌头也必须用力。这样就会形成说话的基本感觉,而声音听上去也会不一样。由于说话和声音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因此学习说话和发音同时也会涉及人格和身份认同。如果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发音是准确的,那么在说话时就会感到更加自信和自在。如果在语言上不再感到陌生,那么他或她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国家的认同感和感情也会发生变化。人在异乡的感觉就会逐渐消退。
原标题:《发音:您说什么?》
作者介绍:
卡佳•汉克(Katja Hanke)是柏林的自由职业记者,同时也是第二母语老师。
版权:歌德学院在线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