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彻底地改变了职场。跨国、跨语言的贸易关系以及数字信息和通讯媒体的发展不断地深化经济合作。生产通过区域性的劳动分工完成。生产各步骤、运输和物流过程必须全部进行统一协调。所有这些都需要外语参与交流与互动。不仅企业各个部门(采购、市场、销售),所有层级结构也都需要处理各种不同的主题和文本类型。灵活的工作形式,例如远程工作和基于项目的工作日益重要。对于许多员工来说,时至今日,在不同的国际团队短暂工作与经常跨(语言)国界地转换工作职能、公司或职业一样,都是职业生涯中正常普通的过程。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工作需要至少一门外语就不足为奇了。
沟通要求持续增长
外语要求的质性同样发生了变化。共同决定运作,负责个人的工作领域以及(国际)国内的质保流程,这些均提高了对员工使用母语和外语主动或被动地进行沟通的能力的要求。员工不仅要能够进行口头交流、处理书面文字资料,还需要使用传统和数字媒体共享交流信息。传统技术语言的教学方法如果仍然仅仅专注于技术语言(技术词汇和语法)的结构特征和少数几种技术文本,就无法再满足这些要求。以职业为导向的外语课(FSU)帮助员工无论从事哪种行业的工作,都可以为不断变化的跨文化交流要求做好准备。职场中需要使用到一门或多门外语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以职业为导向的外语课,目标人群和学习目的也在不断变化扩展。以职业为导向的德语课可以被纳入职前培训、在职培训或者职业资格培训。
目标人群与学习目的
以职业为导向的德语课或外语课,目标人群来自德国国内外、大中小学,或处于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时期,或正在接受公司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每个人所需的语言技能各不相同,同时这也取决于人们已有的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因此,以职业为导向的德语课应当务实,要贴近实际,反映专业要求,以学习者和需求为导向。
根据学习者的培训不同状态,区分不同的教学形式和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者尚未获取任何技术知识之前,为他们提供职前培训内的外语课,从A1级别开始引入职场通用语言所要求的主题介绍。在职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更好地)应对工作或职场当前或未来的要求。这一培训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或在之后进行(例如护理德语课)。职业资格外语教学提供语言培训,为获得职业资格做准备(参见Funk / Kuhn 2010)。职业环境中的日常语言+技术语言=职场德语
职业语言行为代替技术语言
职场所需的外语能力不能仅限于专业交流。它们对于融入职场相关的社交网络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德语国家重复从事或长期工作的情况下,融入能力还会影响到个人生活领域。工作的成功与满意度既取决于员工履行专业职责的能力,也取决于同事的接受程度,许多情况下,如果语言能力不足,他们几乎无法得到同事的接纳。人们在职场不仅谈论工作,也谈论周末的活动,谈论度假或家庭。在复印机旁或工作会议开始之前的闲聊同样重要,它有助于营造一种愉快的工作氛围,并且通常是在工作相关讨论之前进行的。因此,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计划应当基于人际交流,基于以职场语言行为为导向的系统教学法。教学的关键不是注重功能性,用有限的专业语言知识去武装学习者,而是要将他们视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用到德语的人。
以职业为导向设计沟通方式
关于职场交流的研究表明,工作中的大部分日常交流是非专门或非职业的语言行为(参见Grünhage-Monetti/ Svet 2013;Kuhn 2014)。这里首先需要的是外语课程始终在教授和实践的基本沟通形式(参见Kuhn / Sass 2018),例如系统地处理书面和口头信息,积极参与对话(发起、维持、总结对话)。通常,有可能关系到(未来)职场中特定行为和情境的普遍职业能力已经被纳入德语课程,并提供(以职业为导向的)练习。例如,几乎所有生活领域,无论是在家庭成员中讨论是否能够增加零用钱,还是在假期临近前讨论团队的任务分工,都需要能够论证、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代表个人的利益或者说服某人。因此,树立和权衡论点的技能也适用于职场情况。
外语课程为职场做准备
由于不能排除(将来)在职场中会使用外语,因此所有课程都是在为职场做准备。考虑到成年人经常会因工作原因而学习德语,因此,如果学习者从一开始就学习与职场相关的主题和语言行为,就会发现课程非常具有激励作用。在许多情况下,只需很小的改动就可以整合职场语言行为或情景(参见Eilert-Ebke / Sass 2014)。例如,通过“安排约会和会议”之类典型的A1 / A2级别的主题,既可以用于练习约看电影,同样也适用于约定赴商务晚宴或工作会议。在“看医生”的场景中除了询问病史,也可以涉及向雇主请病假的话题。在A1级别练习的相互问候和个人介绍的内容可以在更高的语言级别上采用,比如增加提及工作领域和雇主以及互递名片的内容。在职外语课上,场景可以适应更具体的真实情况,例如,在护理德语课程中结合照顾和护理患者的内容(参见Ransberger 2018)。这样一来,以学习者的兴趣、目标和需求为导向,联系语言行为的课程就可以为在国内外的职场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来自:“歌德德语世界”(ID:Magazin_Spr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