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上午,在不来梅的奥蒙德一带(Aumund),11点半刚过:在一座独家独院的住房屋顶上,几个人正欢欣鼓舞地互相击掌。一位年轻的女性甚至还穿着带钢包鞋头的安全鞋在屋顶瓦片上跳起了小舞。欢庆的这群人刚刚完成了自家的迷你能源转型:27块安装完毕的光伏板正在阳光下闪耀着深蓝色的光芒。
尽管德国希望能不再依赖诸如俄罗斯的天然气和阿拉伯半岛的石油等化石燃料,但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依旧步履缓慢。如今谁想要安装太阳能设备,除了钱,还特别需要一样东西,就是耐心。一方面,由于全球供应链受到干扰,中国制造的某些零部件只有少量能够运抵欧洲。另一方面,即便材料齐全,还是缺少相关的技术工人。
退休人员Inge Frank的房子位于不来梅的郊区,屋顶的南侧整齐地摆放着一排太阳能电池板。“其实,自从我八年前买下这栋房子的时候,就想安装太阳能了”,她说到。今年夏天,Inge Frank的女儿Maren也参与进来:“我和你说,”这位35岁的女性对母亲说,“我听说有个很有趣的项目。”她所说的项目就是不来梅太阳能互助协会(Bremer Solidarstrom)。这个组织的理念十分简单:想在自家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的人,要不要试试在有经验的协会会员指导下直接自己动手?如此一来,技术工人只需要搭好结构,最后将设备连上电网就可以了。
不来梅太阳能互助协会从前主要推广绿色能源。但几年前,当几位协会成员想要自己规划并雇人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发现对于给个体用户铺设相对小型的电池板这个领域,大部分光伏企业并没有什么热情,31岁的Henrik Steinert说,他八年前就已经成为协会的成员了。“于是我们就琢磨着,这可不行。那我们就自己上手试试!”大家在瑞士发现了灵感。“在那,人们几年前就已经普遍自己动手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了” ,36岁的Christian Gutsche说,他也是不来梅太阳能互助协会的活跃成员。在瑞士,他和别人一起,安装了两次设备,在此过程中还向安装人员(也有不来梅的安装人员)寻求了建议和帮助。2021年夏天,协会的几位成员在德国首次自己安装了太阳能设备。从那以后,不来梅太阳能互助协会几乎每六周就会安装一套太阳能设备——最近一次就是在Inge Frank家。她不用自己爬上屋顶了,因为星期六这天,当安装工作开始的时候,女儿Maren的几位朋友也过来帮忙了。天气预报预计当天有30度的高温,烈日正当空照耀。人们的汗水滴落到屋顶,在瓦片上留下的汗渍,几秒钟之后就蒸发不见了。来帮忙的人都戴着护膝,两三个人一组开始动起手来。
个人安装太阳能是否能快速推进能源转型?
首先,他们先将标记好的瓦片从屋顶拆下来,在瓦片上磨出孔洞。与此同时,其他人用大号螺丝将金属钩固定在瓦片下面的屋顶构架上。“钩子安在这行吗?”一个帮忙的女孩问道。“我觉得应该再往上一点儿,”她的伙伴说。一众人马在周六这天一共装好了将近70个金属钩。然后,他们又将几米长的金属棍固定在钩上,第二天就可以将已经准备好的太阳能电池嵌进这些金属棍中间了。这最后一步,大家没用几个小时就搞定了。
不来梅手工业商会发言人Oliver Brandt表示,如果越来越多的市民都决定安装光伏设备,这从本质而言当然是好消息。“然而,光伏设备的安装技术较为复杂,还会涉及到责任问题,所以安装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能,也不能缺少法律授权”,他指出。不来梅太阳能互助协会的Christian Gutsche认为他们满足了上述条件。“我们遵循职业安全准则,进而达到了降低事故风险的目的”,他认为。尤其是涉及到安全性的工作,诸如设备结构的搭建,都是由技工的作坊负责完成。即便是房屋或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损坏,保险公司也会介入。
Frank家安装的太阳能平均每年能产一万度电。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只会消耗其中的三分之一——而独居的Inge Frank需要的电还要更少。她家太阳能装置中的剩余电力转而会给电池供电。电池一旦充满,剩余的电力就会连接并传输到电网。Inge Frank还需要点耐心,尽管设备已经组装好了,所有电缆也已铺设完毕,但设备还没跟电网连接上。由于目前的供应困难,还有两个重要组件没有到位:电池以及逆变器,因为需要用逆变器才能把电池板里的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输入电网。
自建与能源合作社
同样是基于务实的理念,倡导自建的自发团体与能源合作社有些类似。因为合作社里的成员也同样希望推动能源转型。但是,自建团体关注亲力亲为,例如在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而能源合作社通常主要在财务领域合作:各位成员一起汇集资金,共同运行太阳能甚至风力发电,这些方式颇为昂贵,个体在经济上很难负担。然后再根据投资金额,每年进行一次账目结算。
像Inge Frank家屋顶上的这种太阳能装置能否明显推进整个德国的能源转型?不少专家在这一领域观察到了巨大的潜力,然而要准确量化却很难。这不仅涉及到相关房屋屋顶的具体倾斜度和承重能力,还要顾虑到周遭的房屋和树木带来的遮挡。据咨询公司Energy Brainpool估计,在理想状况下,到2030年为止,德国的住宅建筑可以安装高达七万九千兆瓦的发电装置——大约是目前的15倍。而相比之下,德国最大的核电站,慕尼黑附近的Isar 2核电站,其发电量也仅有约一千五百兆瓦。然而,核电站以及煤炭天然气的发电功能依旧很难简单地被屋顶上的光伏设备所取代。毕竟,太阳能电池组件只能在阳光普照的条件下供电。而目前仍没有容量足够大的存储装置可以储存晴天产生的电力以备过冬。
不来梅太阳能互助协会的Christian Gutsche却正在为另一个问题而苦恼:到目前为止,总体而言,只有那些独门独栋的业主才能在自家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对于那些住在大型公寓楼里的住户来说,情况则要复杂得多。人们往往因为繁琐复杂的规定而望而却步。“这类情况中的规定必须大大放宽,”他如此呼吁。
安装太阳能,值不值?
Inge Frank安装的太阳能装置所需成本约三万欧元。但也并不是说安装之后,这位不来梅居民就再无需其他电力来源了。到了夜间,没有阳光的时候,太阳能装置就无法产生任何电力,赶上阴郁的秋日,产生的电力也十分有限。然而,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太阳能装置又会产生剩余电力。剩余的电量首先可以给电池充上电,例如,当Inge Frank晚上打开电视时,就可以使用这个电池里的电量。电池充满后,太阳能装置会向电网供电。Inge Frank可以因此收到电费补偿,数额高低取决于德国《可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Energien-Gesetz)的规定。由于法律的变更,相应的“报酬”也有所增加,像Inge Frank家那样的太阳能装置收取到的电费金额是每度电8.2分钱。然而,比起那些需要重新签署电力合同的客户来说,这微乎其微。按照新合同的规定,电费目前至少是每度电40分,几乎翻了四倍。Inge Frank在使用电网中的电时,也要按照这个正常的电价支付。也就是在她的太阳能装置停工,电池也没电了的时候。她的太阳能装置每年预计可以生产一万度电。假设这位退休人士自己消耗了大约2000度电,那么她每年会获得大约650欧元的电费补偿。如果再把建筑成本纳入考虑范畴,那么安装太阳能不一定算得上是个好赚的买卖。然而,对Inge Frank来说,这都是次要的。她另有初衷:她希望自己可以为环境和气候保护做出具体而细微的贡献。
不来梅郊区的众人还是很自豪:“没想到安装工作实际上竟是如此简单。几乎都万无一失”,Maren的一位女性朋友Karo说。“当你劳累了一天,晚上回忆起你所做的一切时,会有种了不起的感觉。”
Christian Gutsche也有过Karo描述的这种感受。他希望,从中长期看来,这么做可以克服技术工人的短缺问题。有时,还有孩子和中学生观看人们安装太阳能设备的过程。“也许他们中会有人觉得:‘这挺有意思的,我以后也想做这个’,然后接受训练,成为一位屋顶工或者电工。”无论如何,在Inge Frank的住处附近肯定有足够的活:在其他地方还黯淡无光的时候,这里的屋顶瓦片已经在阳光下开始“酝酿”了。
原标题:《迎着太阳的方向》
作者:托比亚斯·绍尔(Tobias Sauer)
版权:fluter.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