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美食=猪肘+香肠?德国人的菜单里其实还有……
来源:网络
作者:
发布者:wangwenwen
发布日期:
阅读量:
免费留学咨询
无论是南非的猪肘还是泰国的马铃薯丸子——德国美食在各大洲无处不在,但却为少数几个特色菜所代表
游客在去清迈夜市的路上,可能会遇到穿着巴伐利亚裙、戴着传统帽的泰国女子。在其故乡的省会城市,她试图让路人对一些绝不属于本地区的事物产生兴趣:她正在为一家名叫“皇家宫廷啤酒屋”的德餐厅招徕生意。猪排、猪肘和烤猪肉配马铃薯丸子,都在菜单上赫然在列。用德文拼写的菜名颇具“异域情调”。而在点评网站上,人们对于这些菜肴的做法和口感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
巴伐利亚美食和传统深受欢迎
从清迈这个“皇家宫廷啤酒屋”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对扬名世界的德国美食大致有所了解。在国外,它往往被与南德——尤其是巴伐利亚美食划上等号。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及其在命名上与慕尼黑知名餐厅的联系,彻底遮盖了德国美食的丰富性:像莱茵地区的血肠制品、北部沿海地区的海员杂烩和巴登州的烤猪肩这类地方美食,很少能在其他各大洲德餐厅的菜单上出现。
莱比锡文化学者玛伦·莫林曾研究外来劳工对德国餐饮文化的影响。或许是为了进行交叉对比,她也将目光转向国外,并得出以下结论:“在国外,德餐往往以特色餐饮的形式出现,经常仅呈现巴伐利亚地区的餐饮特色。世界各地都有供应德国美食的餐馆,但它们多被与十月啤酒节联系在一起。”
美食的代表——香肠和肉类
玛伦·莫林还关注到德国历史上在食品出口方面所取得的突破。她指出,德国香肠曾在英国风靡一时,这令许多德国屠夫选择移民英国。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德国人这一“流离失所”群体的排斥和拘禁,使得这一传统彻底中断。尽管如此,以油煎香肠和咖喱肠为代表的德国香肠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德国美食的代表。
这或许是因为在外国人眼里,德国人是食肉的民族。出口数据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2015年,肉类和肉制品在德国的出口总量中占比高达18.8%。其主要出口对象除其他欧盟国家外,还包括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近来,对非洲的肉类出口——尤其是鸡肉出口成为了人们所热议的话题:一些欧洲国家把胸肉、腿肉等禽类的“上好”部位放到市场上销售,再将剩余部位廉价倾销到非洲,从而给当地的禽类养殖造成了困扰。在这方面,德国的表现尤其具有代表性。
异国的家乡美食
作为从前的中欧国家殖民地,非洲大陆上仍然保留着诸多德式的饮食偏好。在纳米比亚的温得和克和南非的卡鲁沙漠,肉卷和猪肘不是什么稀奇的菜肴,而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从口感来看,它们往往比美国西南部某些地区提供给游客的巴伐利亚菜更为正宗。
促成一国菜肴落户他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对美食的偏执,对外国菜的不信任、对家乡味道的渴望,也有对商机的敏锐嗅觉。在德国人酷爱度假的加纳利群岛和伊比利亚半岛,酸菜、油煎香肠和烤猪肉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得以普及。那些老于世故、想要尝鲜的旅行者原本冲着炖昆虫和烤鳄鱼肉而来,见此不禁皱起了鼻子。但另一方面,正是这些富有开拓精神的旅行者将鳄鱼、鸵鸟和袋鼠肉带入了德国食谱。旅行是对人全方位的塑造,其中也包括对不同味道的包容。
美食世界的动力学
那些尝过国外美食、却无法在家乡找到这种味道的人,会尝试将它带到那里。美食的世界永远不是静止的。古往今来,它一直处在双向的交互影响之下。在德国对外输出的美食中,土豆这种主食的含量相对较高,而这种块茎食物真正的故乡却是秘鲁。如果没有这一物种的迁移,马铃薯丸子就不可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德国(南德)美食。
来源:歌德德语世界”(ID:Magazin_Spr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