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德牧?德国人最爱养的狗狗到底是…
来源:网络
作者:
发布者:wangwenwen
发布日期:
阅读量:
免费留学咨询
德国有约五百万养狗家庭,这一数字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围绕爱犬的需求,市场上涌现各类服务,这也凸显了德国人与宠物之间的特殊关系。
狗在德国社会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柏林格鲁讷瓦尔德湖的狗狗浴场,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柏林的养狗人士牵着种类繁多、大小各异的爱犬在那里散步:穿着狩猎装的小少爷拽着受过良好训练的猎犬,上了年纪的妇人牵着梳理整齐的卷毛狗,推着童车的一家人则把活泼的拉布拉多和混种犬带在身边。从2015年3月起,这里还设立了一家供应袋鼠肉和鲑鱼的狗狗餐厅,并在冬季举办狗狗圣诞市场。
靠养狗释放压力
根据宠物用品行业协会的数据,截止2014年,德国共有680万只家养犬,养狗家庭占德国家庭总数的14%。但德国还不是欧洲养狗密度最高的国家。对主人而言,爱犬有着一系列社会功能:它是形影不离的陪伴者,也是心灵的慰藉者和气氛的活跃者。它一直陪在主人身边,保护他的安全,并不带任何偏见地与他们交往。科学家将这种人狗共处所带来的减压效果称为“灰姑娘效应”。
德国人对狗的喜爱,尤其体现在围绕它所涌现出的各类服务上:狗狗美发师、狗狗理疗师、狗狗医生、狗狗保姆和遛狗师通力合作,为爱犬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酒店为人和狗提供疗养服务,狗狗时装店则为狗主人和爱犬搭配时装和饰品。专注于介绍现代养犬方法的杂志每年能取得数百万欧元的营业额。驯狗师马丁·吕特通过电视节目“养狗专家”普及养犬知识,每次都能吸引数千人到德国各地的演播厅参加现场直播。
最受欢迎的犬种
第一名:混种犬
第二名:拉布拉多
第三名:法国斗牛犬
第四名:吉娃娃
第五名:金毛寻回犬
第六名:哈巴犬
第七名:英国斗牛犬
第八名:罗威纳犬
第九名:澳大利亚牧羊犬
第十名:拳师犬
德国人的爱犬史
从历史上看,狗首先是一种承担工作使命的动物,后来才成为了宠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拉车犬作为“小人物的马匹”,在德国街头随处可见。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狗也承担了搜寻伤员、传递情报、运输弹药物资及追踪敌人的重任。时至今日,警犬、看家犬、搜救犬、治疗犬和导盲犬等犬种仍然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德国人和他们的狗》一书中,历史学家沃尔夫冈·魏伯曼将狗形容为德国文化和精神史上的一大重要元素。奥托·冯·俾斯麦的獒犬被人们称为“帝国犬”,它与德国牧羊犬一样,都代表着忠诚、勇敢和民族气概等人们心目中的德国美德。在威廉时代,德国牧羊犬被选为精准培育的对象绝非偶然,因为它被认为是力量和坚毅的象征。所有这些归功于种族的美德,使它在第三帝国时期成为了民族主义的象征。在纳粹宣传照中,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牧羊犬布隆迪并肩而立。时至今日,德国牧羊犬仍然是服务犬的主要构成犬种。在左翼的六八运动中,牧羊犬作为德国性象征的地位一度遭受质疑,因为它曾经代表“系统”,代表法西斯的过去和鄙俗的现在。
魏伯曼还从历史角度总结了养犬人和狗之间的关系变迁:起初,狗只是纯粹的役畜,后来逐渐在当上家畜的同时,也成为了人们的宠物。现在,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它已经是许多人的伴侣或“孩子”。“狗保姆”和“托狗所”这样的词语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人类最好的朋友
波恩大学人与动物关系心理学研究小组201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2789名受访者中,有35%的人把狗作为生活的中心和最重要的伴侣。项目负责人希尔克·魏克松根据态度和行为模式的不同,将养犬人分为三类。除刚才提到的与狗具有强烈情感联系的养犬人之外,不少狗主人希望借助养狗实现亲近自然、与人交往的目的。这群因自然和社交因素而养狗的人,也是占比最大的养犬人群体(43%)。另外22%的人养犬则是为了面子,他们往往倾向于把自己的狗当作人来看待。
总之,这位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养狗“从将其极度神化到对其极度残忍”,表现出五花八门的动机。——虽然在其他地方,这一动机范围可能还跨度更广。但与南欧国家相比,德国的动物保护法规明显更为严苛。
“典型的德国养犬人绝不存在。”希尔克·魏克松断言,“人们在养狗的目的、期望和习惯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往往只能在挑选爱犬的首要标准上达成一致:吸引他们的往往都是爱犬的外貌。而对狗狗而言,主人的外貌、职业和收入都无关紧要。或许正是因为它们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才能够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喜爱。
来源:“歌德德语世界”(ID:Magazin_Sprache)